花卉白痋病(花卉病害有哪些?)

2024-04-29 21:15:50

floralcrops diseases

张能唐

中国约有3000种花卉病害,其中牡丹、月季、杜鹃、梅花、樱花、兰花、茉莉、山茶、水仙、菊花、香石竹、秋海棠等病害见有关条目。

病害种类

唐菖蒲、郁金香、天竹葵、君子兰、桂花、白兰花、荷花、仙客来、一串红、美人蕉等发生病害约150种。

唐菖蒲病害

19种。为害叶、茎、球茎、花的有灰霉病。为害叶或主要为害叶的有赤斑病,叶斑病(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等。为害球茎的有青霉病(Penicillium gla-dioli),细菌腐烂病(Pseudomonas marginalis pv.marginalis)。为害根的有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arenaria)等。为害维管束使植株萎凋枯死、球茎腐的有枯萎病。病毒病有条斑病(ByMV)、花叶病(CMV)。重要的是灰霉病、赤斑病和枯萎病。灰霉病又称花腐病。花期潮湿多雨,造成花腐并引发叶斑和球茎腐烂。病原物为富克尔核盘菌及德氏核盘菌,属子囊菌,柔膜菌目。常见的是其无性态灰葡萄孢及唐菖蒲葡萄孢,属半知菌,丝孢目。赤斑病在叶上形成红褐色病斑,严重时病斑汇合,叶片大量枯死,病部有黑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为三叶草弯孢唐菖蒲专化型,属半知菌,丝孢目。枯萎病使唐菖蒲球茎干腐,种植后不能发芽或出土后幼苗发黄死亡,成株叶片萎凋,维管束变褐色,严重的田间使球茎腐烂。病原物为尖孢镰孢唐菖蒲专化型,属半知菌,瘤座孢目。病毒病是种球退化原因之一。

郁金香病害

约有10种。为害叶、茎、球茎、花的有火疫病,灰霉病。为害球茎或主要为害球茎的有青霉病,曲霉病,白绢病(Athelia rolfsii),立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等。为害维管束使植株凋萎、球茎腐烂的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tulipae);病毒病有碎锦病(TBV)。病害中最重要是火疫病和贮运中的球茎腐烂。火疫病在叶、茎、球茎及花上产生红褐色病斑,扩大后可及整个叶片及茎,导致枯萎、花腐,天气潮湿时,病部覆有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是郁金香葡萄孢,属半知菌、丝孢目。有时与灰霉病并发烂花。中国大陆种植的郁金香,种球不少从他国进口,贮运过程中常出现各种腐烂,常见的病原物有青霉状曲霉,顶青霉,尖孢镰孢郁金香专化型。此外,受伤的种球上大毛霉亦可促使腐烂。

君子兰病害

20多种。为害茎、叶的有软腐病。为害叶的有大褐斑病(Stagonospora curtisii),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叶斑病(Macrophoma sp.)等。为害茎基或根的有白绢病。病毒病中有花叶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最重要的是白绢病和软腐病。软腐病在上海、南京、杭州、天津、广州均有发生,1983年南京中山陵园温室103盆君子兰发病率36.9%,死亡率近20%。使茎与叶腐烂成糊状,具臭味,根与地上部脱离,植株死亡。病原物为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及菊欧文氏菌玉米致病变种。植物细菌。高温多湿、通风不良有利发病,夏秋季较多。白绢病曾是上海栽培中的严重问题,使根腐烂,叶倒伏,植株死亡,病部有白色菌丝体,后期出现棕褐色近球形或菜籽状菌核。病原物是罗耳阿太菌。属担子菌,非褶菌目。无性态为齐整小核菌,见茉莉白绢病。

桂花病害

30多种。为害叶或主要为害叶的有炭疽病,褐斑病(Pseudocercorpora osmanthicola P.osmanthi-ascatici),赤斑点(phyllosticta osmanthi P.osmanthicola),锈病(Aecidium osmanthi),煤病(Aithaloderma clavatisporum,Meliola osrnanthi)等。为害根的有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根腐线虫病(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Xiphinema americana)。

荷花病害

近10种。为害叶的有黑斑病、褐斑病(Pseudocercospora nymphaecea)、斑枯病等。为害维管束使植株死亡的有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nelumlicola)。为害根的有根腐病(Pythium spp.)。其中以斑枯病、黑斑病、枯萎病较重要。斑枯病曾在武汉严重发生,叶斑初为褪绿斑点,后呈淡褐至棕褐色的不规则斑,具轮纹,部分或大部分叶缘组织枯死,坏死部分有许多小黑点(病菌分生孢子器)。病原物为亲水叶点霉,属半知菌,球壳孢目。黑斑病发生普遍。叶斑褐色,不规则形,具同心轮纹,周围有黄绿色晕圈,病部生黑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严重时叶片满布病斑,汇合后叶枯黄死亡。病原物为莲链格孢,属半知菌,丝孢目。枯萎病在城市发生不多,主要发生于产藕区。病株初叶缘出现青枯斑块,后连片向内扩大,最终叶变褐萎凋致死,花梗沿气孔线变褐凹陷,藕中心木质部呈褐色。病原物为尖孢镰孢莲专化型(见水生蔬菜病害)。

天竺葵病害

20多种。为害插枝、叶、茎、花的有灰霉病,细菌叶斑病。为害叶的有黑斑病(Alternaria pelargonii),褐斑病(Cercospora brunkii),细菌斑点病(Xanthomonas gerania)等。为害茎与茎基的有立枯病、菌核病、黑脚病(Pythium spp.)。为害根的有冠瘿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病毒病中有花叶病(CMV)等。较重要的是灰霉病、菌核病和细菌叶斑病。灰霉病除插枝、叶、茎外,还为害花,潮湿时造成叶腐茎腐花腐,病部都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为天竺葵核盘菌及富克尔核盘菌,属子囊菌,柔膜菌目。无性态分别为天竺葵葡萄孢及灰葡萄孢,属半知菌,丝孢目。菌核病在广州发生较多,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病株茎基部有水渍状淡褐色凹陷斑,扩大并向上蔓延,病部组织腐朽,茎中空,内生黑色鼠粪状菌核,最终植株死亡。病原物是核盘菌,属子囊菌、柔膜菌目。细菌叶斑病主要分布于上海、杭州、南京。叶上产生圆形或大型不规则角斑,稍具轮纹,周围有褪色晕圈,严重时叶上布满病斑,但很少合并。病茎和枝条黑腐,维管束亦呈褐色至黑色,严重时整株皱缩腐烂,插枝受害后不能生根,并逐渐向上腐烂。病原物为野油菜黄单胞菌天竺葵致病变种植物细菌。

仙客来病害

约15种。为害叶、茎、花的有灰霉病。为害叶、叶柄及茎的有基腐病、叶腐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为害叶、叶柄及球茎的有软腐病。为害根的有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incognita,M.in-cognita var.acrita,M.anenaria,M.halpa)。病毒病中有花叶病(Cucumber mosaic virus,CMV,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及病毒复合侵染的病害(CMV,TMV与Potato virus X,PVX)。较重要的是灰霉病和软腐病。灰霉病是常见病,叶、茎、花都产生水渍状褐色斑块,后腐烂。病部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环境稍干燥时花瓣上病斑呈近圆形,黄褐色,最终枯死。病原物为富克尔核盘菌,无性态为灰葡萄孢。软腐病在中国南、北方城市均有发生,感病球茎外表正常,内部烂成糊状,发臭,病株突然萎蔫死亡。叶柄和花梗受害时呈水渍状粘滑腐败,以致花、叶倒伏,并可向下延伸到球茎引起球茎腐烂。病原物是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亚种。植物细菌。可为害许多种花卉作物。

一串红病害

10多种。叶、茎、花均为害的有疫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灰霉病(Sclerotinia fukeliana)。为害叶的有褐斑病(Cercospora saluico-la.Pseudocercorpora saluia)。为害茎或茎基的有猝倒病(pychium splendens),立枯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菌核病等。病毒病中有花叶病,发生普遍,叶上表现花叶、皱缩、斑驳、蕨叶,花上呈褐色环斑,枝上出现丛枝,病株矮化,花减少。病原物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

美人蕉病害

近10种。为害叶的有锈病、灰斑病(Cercospora cannae)、瘟病、褐斑病(Ascothyta can-nae)、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黑斑病(Altemaia spp.)等。为害芽的有芽腐病(Xanthomonas canna)。为害茎基的有白绢病(Athelia rolfsii)。病毒病中有花叶病(CMV),类菌原体病中有黄化病。较重要的是锈病和瘟病。锈病华南地区发生普遍,有时为害严重。受害叶片产生许多橙**小疱,破裂后散出橙**粉末(病菌夏孢子),重时疱斑密布,叶片枯死。秋冬出现黑色疱斑,内含大量冬孢子。病原物为再力花柄锈菌,属担子菌,锈菌目。瘟病发生于广东、台湾。叶片上病斑梭形,灰色,边缘褐色,背面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多时病斑汇合叶片迅速枯死。病原物为美人蕉生梨孢。属半知菌,丝孢目。

大理菊病害

10余种。叶、茎、花均为害的有灰霉病为害叶的有白粉病(Erysiphe polygoni,Sphaerotheca fuliginea),炭疽病(Glomerella cing-ulata),灰斑病(Ceseorpora grandissima),黑斑病(Alternaris alternata)等。为害茎与茎基的有菌核病、白绢病。为害根的有冠瘿病(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为害维管束使植株萎凋致死的有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黄萎病(Verticillium dahliae)。病毒病中有花叶病(DMV、CMV)。其中以灰霉病、花叶病较重要。灰霉病发生普遍。叶上为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的大褐斑,常始于叶尖或叶缘,有时具轮纹,水渍状;茎上病斑不规则,严重时茎软化折倒;花被害后花蕾不能开放,花瓣变褐,逐渐腐败。病部均生灰霉(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物为富克尔核盘菌。其无性态为灰葡萄孢。花叶病发生普遍,症状多样,被害病株矮化,轻者叶片呈浓淡相嵌的花叶,重者节间缩短,叶片小,枝丛生,花蕾少,花朵小或不开花,甚至株高不及1尺,叶片近线形。病原物为大丽菊花叶病毒(Dahlia mosaic virus,D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

此外草本花卉中的金盏菊、百日草、鸡冠花、凤仙花、金鱼草、雁来红、矮牵牛等共同性的病害有猝倒病(Pychium spp.Phytophthora spp.,Fusarium spp.),立枯病,白粉病(Erysiphe spp.,Sphaerotheca spp.),灰霉病,锈病(Puccinia spp.),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 f.spp.,Pseudomonas sola-nacearum),白绢病,镰刀菌根腐病(Fusarium spp),各种叶斑病(Cercospora、Pseudocercospora、Phyl-losticta、Ascochyta、Septoria、Alternasia等属真菌),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 spp.)及各种病毒病(virus)。木本花卉中的白玉兰、白兰、米兰、一品红、夹竹桃、丁香、冬珊瑚、扶桑等共同性的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白粉病(Microsphaera spp.),煤病(主要是Aithaloderma、Phaeosaccardnula、Meliola等属真菌),灰霉病,各种叶斑病(主要是Cercospora、Pseudocercospora、Alternaria、Phyllosticta、Mac-rophoma、Ascochyta、Pestalotiopsis等属真菌),白绢病及根结线虫病。

病害控制

防重于治,立足于田园清洁和改善栽培措施,必要时施用农药。

控制环境

包括温湿度、灌溉排水、光照、通风的控制。温室夜间相对湿度在85%以下,天竹葵、瓜叶菊、郁金香、君子兰等花卉的灰霉病可大为减轻。贮藏期温度控制在5℃左右可减轻唐菖蒲、郁金香种球的青霉病、灰霉病,枯萎病造成的球茎腐败亦将减慢发展,选用洁净土壤、排水良好,不使土壤湿度饱和,猝倒病、白绢病、根腐病、冠腐病的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都会降低。光照过弱、植株柔嫩多汁容易感病,过强会引起日灼,使一些弱寄生菌成为第二次侵染的病原物。

加强栽培管理

适时和晴天收获,在适温下贮藏,采收后将球茎、鳞茎摊成薄层,种前剔除有病种球。修剪、间苗、中耕除草等操作时尽量避免花卉产生伤口。冬季清园,及时剪除病虫枝叶,拔去病株,实行轮作。适当间苗,盆花勿放置过密,浇水时勿当头淋浇,喷嘴不接触地面。利用抗病品种,施肥以硝态氮代替铵态氮,施硝酸钙,以石灰提高土壤酸碱度,对唐菖蒲和香石竹的枯萎病有抑制作用。

采用组织培养技术

花卉茎尖脱毒培养对控制花卉病毒病有效,中国在香石竹、唐菖蒲,仙客来上均有成功实例。

药剂防治

特别对气传和水滴飞溅传播的地上部病害是不可少,通常用三唑酮防治花卉白粉病或锈病。百菌清、多菌灵防治许多子囊菌、半知菌病害,瑞毒霉、甲霜灵、乙磷铝防治疫病、霜霉病、敌克松防治猝倒病。大富丹防治链格孢菌病害,速克灵防治核盘菌病害。波尔多液至今仍是防治真菌和细菌病害的理想药剂。石硫合剂、福尔马林、棉隆等可作土壤消毒;防治一些土传病害,如白绢病、基腐病、枯萎病等。

生物防治

用K84防治桃花根癌病、盆土加入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zianum)防治茉莉白绢病和香石竹基腐病等效果较好。

花生病毒病

peanut virus diseases

胡宝珏

花生病毒病种类较多,世界上已知有丛簇病毒(Peanut rosette virus,PRV)、矮化病毒(Peanut stunt virus,PSV)、斑驳病毒(Peanut mottle virus,PMoV)、条纹病毒(Peanut strip virus,PStV)、环斑病毒(Peanut ring spot virus,PRSV)、曲叶病毒(Peanut leaf curl virus,PLCV)、退绿花叶病毒(Peanut chlorosis mosaic virus,PCMV)、束顶病毒(Peanut bunchy top virus,PBTV)、镶脉病毒(Peanut veinbanding virus,PVV)、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 wilt virus,TSW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等十多种。各种病毒还存在不同株系和复合侵染现象,且同一种病毒在不同花生品种上表现的症状有很大差异。

分布和为害

世界各国花生产区均有病毒病发生为害,南非、澳大利亚、印度、美国、坦桑尼亚发生比较普遍,中国在1934年就有报道,到20世纪70年代成为花生上的主要病害,造成流行与损失。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辽宁、江苏、北京等省市,其中花生矮化病毒病与花生条纹病毒病曾一度造成大流行,病株率在20%~30%,严重者达80%~100%,减产30%以上。中国发生的花生病毒病主要有三种类型。①花生条纹病毒病(Peanut stripe virus)。病株开始在顶端嫩叶上出现褪绿斑块,随后发展成浅绿与绿色相间的轻斑驳或斑驳,沿叶脉呈现断续条纹,病株一直呈现系统性的斑驳症状。②黄瓜花叶病毒病(Cucumber mosaic virus)。病株顶端嫩叶出现褪绿黄斑,叶片卷曲,随后发展为黄绿相间的黄花叶,网状明脉与绿色条纹等各种症状,病株中度矮化。③花生矮化病毒病(Peanut stunt virus)。病株开始在顶端嫩叶脉出现淡或褪绿斑,随后发展成浅绿或绿色相间普遍花叶症状,沿叶脉出现辐射状绿色条纹与斑点,叶片变窄,叶缘波状扭曲,病株中度或高度矮化,结果小如豆粒,严重者不结果。

病因

病原物主要为三种病毒。花生条纹病毒(PStV)属于马铃薯Y病毒组,病毒粒子线状,长750毫微米,宽12毫微米,病毒在病组织细胞质内产生卷筒型风轮状内含体,PStV的寄主范围较窄,能通过种子传毒,种传率一般在1%~10%,能被豆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毒。黄瓜花叶病毒(CMV-CA)属于黄瓜花叶病毒组。病毒粒子球状,直径为28.7毫微米,在血清学性质上属于CMV-DTL血清型,和PSV-E、PSV-Mi及TAV有一定亲缘关系。种传病苗是CMV的主要侵染源,其种传率一般在1.7%~4.2%,蚜虫为该病毒主要传毒媒介,传毒率达70%以上。花生矮化病毒(PSV-Mi)属于黄瓜花叶病毒组,病毒粒子直径为30毫微米左右,血清学性质和CMV-CA有亲缘关系。PSV-Mi被豆蚜和桃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并通过花生种传,种传率较低。

病害流行

花生条纹病毒病田间流行,具有发生早、田间扩散快,形成高峰早等特点,通常出苗后10天开始发生;带毒种子是主要侵染源,栽培条件与气候因素是决定种传率高低的决定因素,种传率为2.7%~26.8%。花生条纹病毒能被豆蚜、桃蚜、禾谷缢管蚜以非持久性方式传播,具有毒源与种植感病品种,蚜虫发生的早晚、数量、活动程度与病害流行密切相关。黄瓜花叶病毒病种传病苗为主要初次侵染源,种传率0.4%~4.2%,豆蚜、槐蚜、桃蚜、棉蚜传毒率达70%以上。花生矮化病毒病,种传病苗是田间流行的初侵染源,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花生矮化病毒病的种子带毒率平均为0.3%~1.1%,大粒种带毒率为0,中等大小的种子带毒率0.4%,小粒种子带毒率为1.7%,其总的种子带毒率低于前两种病毒病。

病害控制

根据以上三种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应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控制。①用无毒种子或低毒种子,精选大粒一级花生仁作种用。②推广地膜覆盖,结合防蚜能减轻病毒病的发生与为害。③种植抗病品种鲁花9号、花37、豫花1号等,淘汰白沙1016高感品种。

花卉菌核病要怎样防治?

1 消灭或减少侵染源

消灭或减少侵染源包括检疫措施,选育和繁殖无病毒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脱毒技术,铲除杂草寄主等工作。

1 花卉病毒病检疫

1.1 花卉病毒病检疫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航空事业的发展,国际交往越来越频繁,在几小时之内就可以将鲜花及其他观赏植物运往世界各地。在花卉交往中,一些新的病毒被带到了新的地区或传播到新的花卉植物上。例如,从越南引进的树番茄上发现有多种病毒的复合感染;从荷兰引进的香石竹小苗中带有香石竹蚀环病毒;菲律宾送给我国的热带兰带有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从荷兰进口的风信子上发现有黄瓜花叶病毒;从荷兰进口的唐菖蒲上检出烟草环斑病毒等。’99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从德国和法国参展的鼠尾草和大花金鸡菊等花卉中检测出番茄环斑、烟草环斑和南芥菜花叶病毒。因此,加强花卉病毒的检疫工作迫在眉睫。

1.2 进境花卉检疫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防止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进境花卉传入我国,保护我国花卉生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贸易、科研、交换、携带、邮寄、展览、赠送以及享有外交、领事特权与豁免权的外国机构和人员公用或者自用的进境花卉,包括花卉种苗(花卉种子、花卉种球、花卉苗木)和切花(切叶)。

第三条 花卉种苗进境前,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必须事先提出申请,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经审批同意后,方可对外签订贸易合同或者协议,并将检疫要求列入有关条款中。

携带、邮寄的花卉种苗,因特殊情况无法事先办理检疫审批手续的,携带人或者收件人应当在口岸补办检疫审批手续,经审批同意并检疫合格后方准进境。

第四条 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和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根据情况对向我国出口的贸易性花卉种苗的外国花卉公司实行注册登记制度。必要时,经输出国家有关部门同意派检疫人员赴输出国产地进行疫情调查和预检。

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进境花卉种苗国内种植地实行检疫监督管理。

第五条 花卉种苗进境时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附有检疫审批单;

(二)附有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植物检疫部门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

(三)不得带有我国规定的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

(四)不得带有土壤;

(五)符合中国与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签订的有关双边植物检疫协定、备忘录、议定书、工作计划等;

(六)原产地标记明确。

第六条 随花卉进境的营养介质也应符合国家动植物检疫局制定的有关规定。

第七条 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花卉进境前或者进境时,向进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报检。报检时,应当填写报检单,提交输出国家或者地区官方出具的植物检疫证书、贸易合同等单证。

第八条 对进境的花卉种苗,检疫人员应根据不同的产地、数量、种类、品种和质量状况按规定进行现场检疫和抽样,并将样品及时送实验室检验。

第九条 进境花卉种苗,须作以下隔离检疫:

(一)属资源性引种的须在国家级检疫隔离圃隔离种植;

(二)属生产性引种的须在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认可的隔离场所进行隔离种植。

隔离种植期间,种植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应进行检疫和监管。检疫隔离场所需符合下列条件:

(1)具有防虫能力的网室、温室,或者具有自然隔离条件;

(2)与同科其他植物隔离;

(3)配备有植保专业技术人员;

(4)具有防止隔离植物流失和病、虫扩散的管理措施。第十条进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对进境花卉种苗调离至辖区外种植的,应及时将检疫情况及流向通知种植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进行隔离种植检疫和监管。

属于转关的,货主或者其代理人应当在进境时向进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申报,到种植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报检并检疫。进境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应及时将有关信息通知种植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

第十一条 根据现场和室内检疫结果,在进境花卉中发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作除害处理,无有效除害处理方法的,作销毁或者退回处理;发现有刺吸性传毒昆虫的,作灭虫处理;在营养介质中发现寄生性线虫的,作杀灭线虫处理。

在隔离检疫期间,发现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对隔离检疫的所有花卉种苗作销毁处理,并作好疫情监测工作。

第十二条 在进境花卉检疫中发现携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并进行检疫处理的,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将出具植物检疫证书供货主对外索赔。

第十三条 在进境花卉检疫中发现携带有检疫性有害生物,且又无有效检疫处理方法的,将暂停从该国进境此种花卉。待输出国植物检疫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并经国家动植物检疫局确认后方可恢复进口。

第十四条 在中国举办展览用的进境花卉,按下列要求办理:

(一)展览前,举办单位或者代理人应向当地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提出申请,详细提供展览用的花卉种类、数量、产地等有关信息,并报国家动植物检疫局批准后,方可对外签订展览合同或者协议;

(二)入境时,接受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

(三)展览期间,接受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的检疫监督管理;

(四)展览期间或者结束后,对带有土壤的花卉种苗,如需销售或者转赠的,须进行换土,换下的土壤作无害化处理。遗弃的花卉种苗须在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的监督下进行销毁处理。

1.2 选留无病毒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

在花卉病毒病的防治措施中容易取得效果的是选留和繁殖无病毒的种子及无性繁殖材料。消灭种子传毒的最根本措施是选留和繁殖无病毒种子。种子数量少时就在一般生产地上栽种无病采种株,大量采种必须建立无病留种基地,包括建立隔离的留种地、防虫网室,或在隔离温室中播种无病毒种子,并加强其他病虫害防治工作,随时拔除病株等措施,以获得健康种子。

无性繁殖材料包括块茎、块根、鳞茎、扦条、接穗、砧木和种苗等。这些繁殖材料容易传播病毒。例如,郁金香碎色病毒、水仙黄条病毒等都是由鳞茎传播的,这些繁殖材料都是田间初次侵染的主要来源。因此,选用无病毒的无性繁殖材料非常重要。

1.3 茎尖培养除去病毒

茎尖培养除去病毒在很多国家已达到实用化阶段。目前已经能做到无病毒的花卉品种有兰花、香石竹、美国石竹、菊花、小苍兰、唐菖蒲、百合、矮牵牛、秋海棠等。

1.4 铲除杂草为主

有些病毒的寄主范围很广,消灭杂草可以减少病毒侵染源。例如CMV可以为害很多植物,包括农作物、蔬菜及野生杂草,该病毒可以在地头杂草上越冬,然后由昆虫传染到花卉植物上,引起为害。另外要注意花卉作物的轮作与套种,要注意桥梁寄主的存在。

2 防治传毒介体

由于病毒的侵染周期较为复杂,各种病毒的侵染周期也不完全相同,为了达到防治或控制病毒病,应该创造条件,破坏病毒—介体—花卉三者之间正常的生物链。防治昆虫、线虫及土传真菌的目的也在于此。蚜虫是花卉病毒病中最为重要的传播介体,近几年来除了采用化学农药杀灭蚜虫外,也采用设置植物屏障、塑料薄膜遮盖、**光诱蚜、白色光避蚜以及喷洒油雾剂等理化方法诱杀蚜虫。而且防治蚜虫等传毒介体应掌握在关键时刻才能起到防治效果。

3 采取有致的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包括耕作制度、适期播种、保护地栽培、人工介质的配制、科学的肥水管理等一系列措施。花卉生产与农作物、蔬菜不同,往往更要求周年生产、成批供应、高产优质,更加需要精耕细作,尤其要注意田间卫生管理。对于那些容易接触传染的病毒,在进行农事操作如摘心、剥芽、扦插等应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和工具将病毒传染到健康的植株上。避免用刀具切割种球、扦条。操作时禁止抽烟。

4 热处理钝化病毒

利用某些病毒受热以后的不稳定性,使病毒失去活性从而获得脱毒苗,这在一些花卉上已经被广泛应用。热处理分为温汤浸渍处理和热空气处理二类。

4.1 温汤浸渍处理

就是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作短时间处理。这种方法大多用以除去零点菌和线虫等土传生物为主要目的,消灭传毒介体。有些球根作物或种子可以在50℃左右的温汤中浸渍数分钟至1h。处理温度及时间根据不同作物、病毒的不同种类作适当调整。

4.2 热空气处理

有些植物材料不能用温汤浸渍法处理,改用热空气处理。将盆栽植物放在35~40℃高温下生长发育,高温连续处理时间为一至数月。植物种类不同,空气处理时间、温度也有变异。例如,曼陀罗、香石竹36℃温度下处理3~4周。香石竹等植物,热处理脱毒效果最好的是夏季。处理方法是先将植物种植在花盆中,让其充分生长。然后在恒温下进行培育,热处理期间注意肥水管理及适当通气。浇水的水温与热处理温度大致相近,不能浇冷水。培育一定时期后进行带毒测定,保留脱毒种苗作为母本,扩大繁殖。或者切取处理后新长出的顶芽和侧芽作茎尖培养的材料,获得脱毒苗。

5 脱毒母本园的建立

由茎尖培养所获得的茎尖苗并非全是无病毒苗,经过病毒鉴定后,选择不带病毒的优良植株作为繁殖母本,专供采芽用,大量繁殖种苗。

6 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

对于比较感病的花卉,最好选择培养抗病毒品种的方法来控制病害。目前如花卉上的常见病毒CMV病毒、TMV、TRSV、PVY等的外壳蛋白基因已导入植物。用CMV卫星可以减弱TAV的症状。CymMV、CarMV、TAV,BYMV等多种花卉病毒已有病毒核酸序列报道,为分子检测和转基因工程奠定了基础。所以,抗病毒植物基因工程有着广阔的前景。

花卉菌核病寄主范围很广,可侵害160多种植物,常见被害花卉有非洲菊、矢车菊、郁金香、牡丹、天竺葵、唐菖蒲、大丽花、雏菊等。此病可为害寄主的叶、茎和花蕾,但以靠近地面的茎基部受害为主。

发病后接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渍状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腐烂;幼芽受害,凋萎下垂;叶片受害,出现油渍状病斑,灰白色至褐色;花蕾受害,通常出现褐色病斑而枯死。任何被害部位,在湿度较大的情况下,其表面均生白色霉状物,后期菌丝集结,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此病是一种真菌病害。菌核可在土中存活数年,通过菌丝在土中由病株蔓延到健株,也可通过雨水等传播蔓延。

防治要点:实行轮作,发病后在根际周围撒施五氯硝基苯药土(药土比为1:200)。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