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滞销(河南回应 7 万吨蔬菜滞销,称「对层层加码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河南是我国蔬菜大省,播种面积常年在2500万亩左右,总产量保持在7000万吨以上。
但,现在出问题了。
运不出去。
比如河南商丘夏邑县是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以及优质蔬菜生产基地,去年行情好的时候,芹菜最高卖2块钱一斤,而现在,售价是5分钱一斤。
尽管蔬菜的收购价低,但其实运到老百姓餐桌上的价格可不低,甚至上涨很多,核心就在于,防疫引发的“交通梗阻”。
面对这样的滞销情况,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回应作出了回应,称「对层层加码问题,进行专项治理」。
反应可以说是非常迅速的,不过大家关注的点是,真的能解决么?
咱们聊聊企业。
一个企业大到一定程度以后,经常会出现各种组织结构。
有直线模式,下属部门只对上级部门负责,各级主管负责人对所属单位的一切问题负责。
这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在小型企业,或者初级制造型企业上。
发展着发展着,觉得直线制不好使了,就出现了职能制。
说白了就是一把手还在,但出现了很多负责专业职能的二把手三把手,副总经理兼生产总监,大概是这意思。
那下属部门不光是对上接受主管指导,还要接受上面各种职能部门的领导。
现在这种模式在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
现在直线模式和职能模式经常交替使用,比如打工人头上有小领导、大领导,这就是直线模式,然后能给自己绩效打分的不光是直属领导,还会有其他乱七八糟的人参与进来,这是职能制。
不过现代管理学很聪明,给提出了更高级的说法,叫矩阵式。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处理「项目」形式的工作。
编辑切换为居中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更进一步,随着公司体积更大了,业务更广了,出现了事业部制度,或者说分公司制度。
独立经营,单独核算,自负盈亏,但又有总部的帮衬,极大分权,但事业部的负责人的选拔、任命、提升,都是掌握在总部上的。
好,企业模式大概就是这样。
问题来了。
现在有一个分公司的一个内部流通产品销售出了问题,这时候应该是谁来负责提升销量。
这时候要考虑到分公司制度,各分公司部领导都有自己的KPI,而最近最大的KPI,是管好自己这摊子的事情。
不然挨处分、丢帽子,都不是没见到过的新闻。
至于运行效率降低了,还没听说过因为这个而被真刀真枪批评过的。
总部的一些总部职能部门经常会下发各种文件,以前这些文件都会被很好地学习理解,搭配上各事业部对应的职能部门进行落地。
但,分公司里面,这些职能部门不光是接受总部管理,也接受分公司领导管理,当两者的管理思路出现分歧的时候,考验的就不是谁的牌面大,而是谁的意志更坚决,或者说谁的伤害能力强了。
在职场混迹过的人都知道,县官不如现管。
没混迹过职场的也知道,有的大学是直属的,就要豪横一点,而有的学校不是直属,就很听地方的话。
于是一个分公司内部流通的产品销售出了问题,哪怕是总部职能部门来领导解决,难度都很大。
第一是向下分配任务,下面的人考虑到分公司领导独特的KPI,不敢太配合。
第二是产品销售不光是对应一个总部职能部门,还需要各种职能部门都要配合才能完成,大家都是平级单位,调动不了,尤其是总部这几年大项目精力也不在这个地方。
第三是最近总部各种职能部门下发文件的频次非常的高,经常出现了只有文件,没有行动的事情,把下面的人都绕晕了,把分公司负责人的预期也给拉低了,习惯了看到文件做做PPT汇报就行了。
更何况,这次的出来挑头的,还不是总部职能部门,而是分公司的一个职能部门。
他说的话也许在分公司内部好使,问题是现在是分公司的产品要在整个集团内部流通,你怎么发函?
发函给其他分公司对应的职能部门?对方愿意帮忙么?
哪怕对方愿意帮忙,他要推进这事儿,也需要自家分公司内部其他职能部门配合,比如物流部门,他能调动么?
发函给其他分公司负责人?你配么?
哪怕你在自家分公司负责人的帮助下,有资格发了,对方接到以后愿意冒风险协调自己下面的各种资源来帮你忙么?
要知道现在各个分公司在那个唯一KPI的压力下,各种骚操作都出来了。
还有一家的把不好处理的员工直接送到对方公司去,提前招呼都不打,现在两家吵起来的情况。
那就更何况是内部流通的商品想要动起来了。
总结一下就是,各有各的盘算,发文要解决内部流通商品的部门级别不够且职能不符,公司最近的愿景和这事儿本质上什么关系也就没有解决的动力。
这让我不禁想到了,最近刘强东对公司高管的发言,有点意思。
本文 刊讯杂志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zazhishe.org/post/6694.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