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对话自杀“粉发女孩”网暴者 网络暴力的无形之痛
admin
阅读:78
2024-11-06 15:01:45
评论:0
央视对话自杀“粉发女孩”网暴者近期,央视新闻推出《向网络暴力亮剑》系列微视频,报道了浙江杭州女孩郑灵华的悲剧。她因染了一头粉发并带着硕士录取通知书去看望病床上的爷爷,遭遇网络暴力,最终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郑灵华的故事揭示了网络暴力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巨大破坏力。在数字化时代,网络极大地便利了沟通和信息获取,但其双刃剑特性也日益凸显。网络暴力像一股潜行的暗流,侵蚀着社会的道德底线和个人的心理防线。一项调查显示,65.3%的受访青年表示自己或周围人遭遇过网络暴力。近年来,因网暴而抑郁甚至自杀的事件已发生多起,这些鲜活生命的逝去令人痛惜,也激起了对网暴者的愤怒。网络的虚拟性和匿名性是造成网暴的主要原因。网络空间的隐匿性、开放性和参与性让许多网民积极参与讨论,有助于公众表达权的实现。然而,这种隐匿性也让公众缺乏直接的责任感,认为自己的言论不会带来重大影响。节目中,一些曾言语攻击郑灵华的网民表示,虽然承认自己的言论不妥,但认为悲剧结果与自己无关。他们甚至指责受害者“心理脆弱”“承受力差”,这种行为无疑是对受害者的又一次伤害。另一方面,网络暴力的产生并非偶然。在某些文化背景下,个体可能更容易成为网络暴力的目标,尤其是与主流人群差异较大的个体。郑灵华的粉色头发和与爷爷的合影本应是个人自由和家庭温暖的体现,却被网络暴力扭曲成攻击的武器。“贴标签”的行为反映了社会公众固化的刻板印象。他们用浅薄单一的价值观去捆绑与之不符的个体并对其进行审判,这也反映了社会对于个体差异的包容性亟待提高。我们应该用更开放的胸襟去尊重差异和个性,才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本文 刊讯杂志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zazhishe.org/post/33975.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