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之父(“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见证一粒种子的改革开放史)
中新社记者 徐志雄 摄
中新社长沙12月11日电 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见证一粒种子的“改革开放史”
中新社记者 刘双双 邓霞
“回首中国杂交水稻一路走来的历程,从三系法、两系法到超级稻,从第一期超级稻到第四期,以及每公顷16吨、17吨和18吨攻关目标的实现,中国杂交水稻始终领先世界科技前沿。”在88岁高龄的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看来,之所以能一次次打破世界水稻单产纪录,是通过改革开放、不断创新,推动学科发展乃至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一辈子与水稻打交道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从1960年开始进行水稻种植试验,从事水稻研究超过半个世纪。这位用一粒种子造福世界的科学家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更是践行者。
老人至今清晰地记得,1978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这让我非常激动,我感到‘科学的春天’来到了。”随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便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1984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当时在国家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有关部委仍然拨付了500万元人民币建设研究中心。袁隆平和他的科研团队从此潜心研究,实现着中国水稻平均亩产一路“飙升”:1976年231公斤、1984年358公斤、1998年的424公斤……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布朗曾向世界发问:“谁来养活中国?”在此背景下,中国农业部于1996年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此后,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通过形态改良和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成功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不断刷新亩产产量。
中国的超级稻育种于2004年攻克了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800公斤大关,2014年攻克了百亩示范片平均亩产1000公斤大关。每一次站在稻穗下验收试验田时,袁隆平又会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
如今,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展示厅里陈列着一件雕塑:硕大茂密的稻穗下,袁隆平挽起裤腿、赤脚躺在田坎上,手拿蒲扇悠闲地乘凉。每每接待外宾或出席论坛,袁隆平就会像个孩子一样开心地聊起雕塑刻画的“禾下乘凉梦”:“这是一个真实的梦,我曾经梦到自己种的水稻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逐梦、圆梦,冲突藩篱、攻克难题的袁隆平认为,杂交水稻虽然诞生在中国,但属于全人类。“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由此成为了这位亲历过饥荒年代的科学家的毕生追求和梦想。
让老人引以为豪的是,当年布朗关于中国粮食危机的预言非但没有发生,中国人通过科技进步和共同努力,正在帮助更多国家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自1979年中国赠送1.5公斤杂交水稻种子给美国西方石油公司正式走出国门至今,杂交水稻已在越南、菲律宾、印度、斯里兰卡等数十个国家进行研究和推广,在海外种植面积达700万公顷。
“改革开放为杂交水稻‘走出去’创造了良好条件。这些年来,国家实施的杂交水稻援外计划,使杂交水稻迅速走出国门,惠及全球。”袁隆平琢磨着,全世界有1.6亿公顷稻田,如果有一半稻田种上杂交稻,每公顷按增产2吨计算,则可增产1.6亿吨,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
虽至耄耋之年,皮肤黝黑、性格开朗的袁隆平依旧活跃在科研一线,忙碌并快乐着。只要身体允许或没有出差,“每天都必须去试验田看一看”。
耐盐碱杂交水稻是袁隆平最近的科研新方向。这是一种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袁隆平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一是要通过科技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二是要扩大耕种面积。“我们计划在三年内育成抗盐碱浓度在百分之零点八左右、每亩产量在300公斤以上的品种,计划推广1亿亩,每年可增产300亿公斤粮食,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自诩为“80后”的袁隆平没有“退休”的打算。他表示,虽然年近九十,仍然要向更高产的育种目标进军,向水稻每公顷产19吨、20吨的目标冲刺,争取在2019年、2021年实现攻关目标。“不从事杂交水稻,我的生活就没有意义了。”(完)
本文 刊讯杂志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s://m.zazhishe.org/post/12663.html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