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admin 阅读:43 2024-10-10 23:44:15 评论:0

来源:经济日报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也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制定系列支持政策,取得巨大成就。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粮食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不过,稳的背后,“种粮靠喊、利润靠奖”“越种越穷、越种越亏”等隐忧仍不同程度存在,农民种粮、地方抓粮内生动力不足,稳的支撑力、持续性面临挑战。究其根源,还是种粮效益低、没赚头,有时“种地一年,不如打工一月”。


近年来,一些地方打破传统种植模式,科学利用低洼田、冷浸田、内涝田、莲田等宜渔稻田,集成推广稻虾、稻鱼、稻蟹、稻鳖、稻鳅、稻蛙、稻螺等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充分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安全根基夯得更实。比如,江西某县是产粮大县,该县因地制宜发展稻渔综合种养。据测算,2021年至2023年,该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从1万亩发展到21万亩,粮食播种面积由56.84万亩扩至58.83万亩,创历史新高。


稻渔综合种养是典型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比较效益明显,发展潜力巨大。继2022年10月份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2023年12月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又发布了《稻渔综合种养通用技术要求》。从具体情况看,在实践中抓好意见要求落实,还需进一步守牢保障粮食安全底线、把握促进农民增收关键,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绿色生态、有序发展,确保“稳产量、提品质、增效益、鼓干劲”的稻渔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走稳走扎实。


稳住面积、保证地力。鼓励少沟或无沟化模式,对确需控养殖沟的,严格落实沟坑面积不超过总种养面积10%的政策规定,并坚决做到“不改变耕地地类、不破坏耕作层”,防止“与粮争地”。同时,相关部门统一对沟坑面积进行理解认定。


既增产量、又提质量。稻渔综合种养,基础在稻,根本是“保粮”。把粮食稳产高产、提质增效作为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的首要考量,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重渔轻稻、肥渔损稻。“打药没打药,问问鱼虾就知道”,农民口中生动的打趣,折射出对稻渔综合种养的品质信心和安全底气。优先发展生态共生模式,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加强减肥减药技术指导,打造绿色有机稻渔品牌。


党政主导、农民主体。一方面,强化地方党政“一把手”粮食安全责任,完善考核指标,严格奖惩制度的落实,倒逼基层“宜种必种、宜养则养”,科学编制“农田种养一张图”,推广实行“田长制”,加强监测和调查评估,时刻绷紧“保粮”这根弦。另一方面,尊重农民意愿,加强技术培训、产业指导、配套服务,强化龙头企业与种养农户利益联结,让千家万户小生产联通千变万化大市场,助推“要我种粮”向“我要种粮”转变。


试点先行、稳妥推进。引导各地遵循自然规律、结合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实际,合理确定优先发展品类及区域,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等衔接,条件成熟的地方探索开展连片试点。注重总结试点经验,完善技术标准体系,优化扶持政策。比如,将稻渔综合种养纳入农业用水、用电、用地等优惠政策支持范围;统筹利用涉农项目资金支持综合种养基础设施建设、良种配套和研发推广;鼓励银行、担保机构提供信贷、贴息支持,开发专属产品和服务模式等。


以渔稳粮、借粮兴渔。充分尊重农民首创,更好发挥政策效应,加快构建产业规范、产品优质、产地优美、产区繁荣的稻渔综合种养高质量发展格局,必将为保障粮食安全、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支撑。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谢 茹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江西省政协副主席)


本文 刊讯杂志网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m.zazhishe.org/post/6475.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